锡林浩特市教育局及各校防治学生欺凌举报电话公布!
锡林浩特市教育局及各校防治学生欺凌举报电话公布!
锡林浩特市教育局预防学生欺凌
致全体教师、学生、家长一封信
亲爱的老师们、家长们、同学们:
大家好!对于校园欺凌事件引发的热议,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我们有责任共同关注这一问题,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我们要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校园欺凌不仅会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还会破坏学校的和谐氛围,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将预防校园欺凌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作为老师,在预防校园欺凌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1.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老师们应该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2.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老师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同时,老师们还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动态,共同防范欺凌行为的发生。
3.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老师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老师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引导他们走出困境,增强自信心和抵抗力。
二、作为家长,在预防校园欺凌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1.加强家庭教育。家长们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家长们还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2.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和沟通。家长们应该积极与学校保持联系和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和疑虑,家长们应该及时与学校领导和老师进行沟通和协商,共同解决问题。
3.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家长们应该通过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等方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增强孩子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让孩子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远离欺凌行为。
4.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有些家长平时要求孩子一味顺从,打压孩子的自尊,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在学校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如果事态超出孩子的应对能力,家长应采取行动,与学校和老师进行沟通。
5.鼓励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能力,这对校园欺凌的影响能产生缓冲作用。
三、作为学生,在遭遇校园欺凌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保护自己:
1.保持镇定。
2.求救,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是不要去激怒对方。
4.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5.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要告诉家长,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大全社会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加强对校园欺凌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形成预防和遏制校园欺凌的强大合力。
为有效防治学生欺凌,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呵护学生健康成长,现将锡林浩特市教育局及市直各中小学校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受理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凡是发现学生欺凌问题和线索,请及时拨打举报电话。
接听受理举报电话时间为法定工作日上班时间(8:30—12:00,14:30—17:30)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预防校园欺凌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锡林浩特市教育局
2024年3月20日
学会与人交往
是人生中的重要课程
青少年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
保护“少年的你”
这些我们都要了解!
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学生之间,在年龄、身体或者人数上占优势的一方蓄意或者恶意对另一方实施下述行为,或者以其他方式欺压、侮辱另一方,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害或者精神损失的,可以认定为构成欺凌。
▶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身体或者恐吓威胁的行为。
▶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
▶恶意排斥、恐吓、威胁、逼迫、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
▶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
哪些情况会表明
孩子可能正遭受欺凌
1
突然不愿上学
原本并不排斥学校的孩子突然表现出不愿上学的倾向,可能是学校里出现了一些令孩子烦恼,不愿面对和处理的事情。
2
无端情绪变化
孩子放学回家闷闷不乐,有厌学的念头,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阴晴不定,可能是学校有什么事情影响着他。
3
抱怨有同学针对他
这是孩子寻求帮助的信号。家长可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教孩子试着缓解这种情况,并在一定时间内加以询问,或者把同学请到家里来玩,不经意地聊聊天。
4
身上出现伤痕
孩子放学回家全身脏兮兮,身上还有伤痕,一看就是打斗造成的,但孩子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伤到的。千万不能忽视。
5
行为异常
如果孩子情绪特别不稳定,一点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应,如特别粘人、拒绝去学校、非常胆小怕人甚至有自我伤害倾向等,建议家长去学校了解情况。
6
睡眠出现问题
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校园欺凌的表现之一。
预防校园欺凌
家长这样教育孩子
1
不做欺凌者
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2
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3
降低做受害者的风险
📌在学校里多交益友,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遇到被欺凌的情况时,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
📌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